华宇考试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和练习题

时间:2021-01-01来源:华宇网校作者:六年级语文试卷

【文章简介】文言文是中国现代的一种口语言构成的文章,重要包含以先秦时期的书面语为基础而构成的口语言。以下是华宇考试网为各位经心整理的内容,接待各位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和练习题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逝世,伯牙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琴,觉得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

  正文

  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本味》。鼓:弹。

  ②[志]心志,情志。

  ③[太山]泛指大山,平地。一说指东岳泰山。

  ④[善哉]好啊。

  ⑤[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同样高大。巍巍:高峻的模样。若:像。

  ⑥[少选]描述极短的时间。

  ⑦[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同样浩大。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模样。

  ⑧[觉得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以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奏琴的人了。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土,好字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字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失落"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行改也。

  __________

  [表明]

  (1)处士:有德才而不肯去仕进的人。

  (2)所宝:所收藏的宝物。

  (3)戴嵩:唐朝画家。

  (4)《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5)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6)拊掌:鼓掌。

  (7)搐:抽缩。

  (8)股:大腿。

  (9)乃:却。

  (10)失落:摆动,摇。

  (11)谬:过错。两牛相斗时,可能是“尾搐入两股间”的情况,也有“失落尾而斗”者。

  (12)然之:以为他说得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和练习题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知识点

  生字组词:

  哉:善哉 壮哉 怪哉 妙哉 呜呼哀哉

  巍:高耸 巍然 岿巍 巍巍平地

  弦:琴弦 弓弦 言外之意 革故鼎新

  轴:画轴 轴心 轴线 车轴 转轴

  曝:曝书 炽曝 曝晒 一曝十寒

  多音字:

  斗:dòu争斗 dǒu大胆

  角:jiǎo角落 jué脚色

  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二、“锺子期逝世,伯牙破琴绝弦,毕生不复鼓琴,觉得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义,再联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换感触感染。

  意义:锺子期逝世了,伯牙认为天下上再也找不出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人了,因而,他把亲爱的琴摔碎,毕生不能再奏琴。

  三、用考生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好字画,(他)所收藏的宝物无数百件。此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特别保护,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常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放开了字画晾晒,有一个牧童瞥见了这幅画,鼓掌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牛相斗,气力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之间,目前(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以为他说得对。昔人有句话说:“耕作的事情该当去问农夫,织布的事情该当去问梅香。”这个原理是没有改动的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和练习题

【篇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练习题

  1、给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诠释。

  1.觉得世无复为鼓琴者。(  )

  A.能到达必定的分量或长度标准

  B.脚

  C.值得

  2.伯牙破琴弦。(  )

  A.断

  B.尽,穷尽

  C.极,极度的

  D.必定的,一定的

  3.今乃失落尾而斗。(  )

  A.减损,消逝

  B.摇晃

  C.丢失,脱漏

  D.落下

  2、读《文言文二则》,选择参考答案解析:。

  1.俞伯牙和锺子期能够成为“知音”是由于(  )

  A.锺子期能听懂俞伯牙弹奏的平地和流水的乐曲。

  B.锺子期能听懂俞伯牙弹奏的全部的乐曲。

  C.两人相互明白对方的心机,干系非常密切。

  2.一个小小的牧童居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过错,证明(  )

  A.牧童有长期详尽的视察,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形。

  B.牧童比划家智慧。

  C.牧童的知识比大画家富厚。

  D.大画家的画常常出现如此或那样的过错。

  3、《书戴嵩画牛》这则文言文,讲了牧童指出大画家过错的故事。你在考试复习和生活中碰到过或听过相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参考答案解析

  1、

  1.C

  2.A

  3.B

  2、

  1.C

  2.A

  3、略

【篇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一课《文言文二则》练习题

  1、给句子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诠释。

  A.攻击乐器 B.收缩 C.发起 D.弹

  1.锣队的队员们给各位带来了出色的演出。( )

  2.好政策让村落民们的腰包起来了。( )

  3.伯牙琴,锺子期听之。( )

  4.先生励咱们坚持练字。( )

  2、用考生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义。

  1.巍巍乎若太山。

  2.觉得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根据课文内容解答问题。

  1.俞伯牙把锺子期看做知音,仅仅是由于锺子期能听出他弹奏平地和流水的曲子吗?

  2.锺子期身后,俞伯牙为何把琴摔坏,毕生不想再奏琴呢?

  4、给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

  1.蜀中有杜( )士,( )字画,所宝以百数( )。

  2.( )牛,力在( )。

  5、用考生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义。

  1.所宝以百数。

  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6、《书戴嵩画牛》这则文言文告诉咱们一个什么原理?

  【参考答案解析】

  1、1.A 2.B 3.D 4.C

  2、1.像大山同样高大。 2.以为世上再没有让他为之奏琴的人了。

  3、1.不是,俞伯牙的心机锺子期全都能看懂。 2.他以为世上再没有让他为之奏琴的人了,再也没有像锺子期那样真正听懂他琴声的人了。

  4、1.chǔ hào shǔ 2.dòu jiǎo

  5、

  1.所收藏的字画有几百种。

  2.耕作的事应该去问农夫,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

  6、要仔细、细心地视察事物,无法平空想像.无法迷信,要从客观现实动身,要因事求人,各位都有考生自己的专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