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小班安全教育《小昆虫不能玩》教案,幼儿园昆虫乐园教案

幼儿园小小班安全教育《小昆虫,不可以玩》教案案例?
活动目标:
幼儿园小班昆虫主题活动教案
清楚昆虫会用拟态来保护自己,并能根据拟态的不一样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各自不同的昆虫的拟态图片、集合图片
活动重点:
昆虫拟态的涵义
活动流程:
导致爱好---初步接触---观察分类---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致爱好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看看它是谁?
2、引导观察:它是谁?它在什么地方?
二、初步接触
1、观察蓬莱蛾猎蝉,提问:
(1)、你们看见它了吗?
(2)、独自看:它长得什么样?为什么刚才我们没有找到它?
(3)、蓬莱蛾猎蝉为什么要长得象树上的斑点?
2、讲解拟态:昆虫为了保护自己,能模拟别的东西的本领就叫拟态。
3、过渡提问:你们还清楚有什么昆虫会拟态这样的本领?
三、观察分类
1、出示图片:这些都是谁?
2、熟悉不一样的拟态:这些昆虫都是模拟什么呢?(蚱蜢、竹节虫、尺蠖、猫头鹰蝶、宽尾凤蝶幼虫)
3、小结:有部分拟态昆虫是模拟植物让敌人看不见来保护自己、有部分是模拟别的动物恐吓敌人来保护自己。
4、提出分类要求:什么是模拟植物?什么是模拟动物?
5、出示集合图片,幼儿操作:把模拟植物的放在一起,模拟动物的.放在一起,该怎么放?
(模拟植物的放竹节虫那边,模拟动物的放猫头鹰蝶那边)
活动结束:
提问:除了昆虫,别的动物会不会用拟态来保护自己?
10-12个月昆虫乐园教案?
《夏日的梦想》主题活动之昆虫乐园
一、合适范围:
合适大班级部。 二、设计意图: 我们大班级部近几天开展的主题是《夏日的梦想》这个主题,因为这几天天气渐热,百花已渐渐盛开,不少的小昆虫也飞了出来,我带孩子到院子里玩时,他们会追着一只蝴蝶跑上一天,既然,孩子们针对小昆虫这么感兴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分题《真凉快》中分出一小课题—《昆虫的乐园》。 三、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昆虫乐园 活动目标: 1、学习创意地布置昆虫乐园;
2、学习小组合作有序的进行制作活动;
3、按照不一样昆虫的 特点选择材料和制作。 活动形式: 集体、小组、区域活动活动准备: 1、与昆虫有关的书籍; 2、蓝色塑料袋、画图纸、绘图材料、绿绳(毛线)、 3、树叶、果冻的空盒、蛋型空盒或纸卷筒、圆形贴纸。 活动过程: (1)播放上一次到户外录制的虫鸣声,并和幼儿讨论如何一起在活动室布置一个昆虫新的乐园。
(2)与幼儿讨论:我们已经学会了做蝉,夏天昆虫的乐园里还有谁呢?(池塘、大树、荷叶、花、草丛……)?谁住在里面(如青蛙、蚱蜢、瓢虫、蜜蜂、蝴蝶……)?可以用什么东西做呢? -池塘:在地面上贴蓝色塑料袋,用彩纸设计池塘里的小鱼、荷叶、青蛙等。 -大树:在活动室悬挂绿色绳(毛线)当大树,可以在上面挂树叶或悬吊小昆虫。 -瓢虫:果冻的空盒,贴上不一样颜色的小圆形即时贴。 ――蜜蜂、蝴蝶:蛋形空盒或纸卷筒,贴上翅膀、脚和触须。
(3)按幼儿意愿进行制作或选一样制作。
(4)分享幼儿制作的作品,并选活动室一角布置成昆虫新乐园。 总结分享:在认识昆虫特点的基础上,乐意制作或即兴制作。 活动评价: (1)能和考生学员合作完成制作。 (2)能参加布置昆虫新乐园。活动建议: (1)此活动可按照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分多次进行; (2)给孩子提供或请孩子家长帮忙搜集与昆虫相关的书籍、资料等,
动物的颜色教案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在找寻、分辨讨论中了解动物颜色的特点和作用。
2.对动物因适应环境而变色的奇妙情况感到好奇,有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提高对动物的感知;了解幼儿对动物知识的认识。
2.环境准备:有电脑和电视机。幼儿椅子围坐成半圆形,椅子后面放置3张桌子(幼儿分组)供操作用。
3.材料准备:幻灯片《动物的颜色》、各自不同的有颜色的动物图片(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青蛙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小鸟找食物
(看PPT,讨论)
重点提问:
(一)小鸟饿了,想要出来找食物吃,它来到树林里,你们看看它找到了什么?(瓢虫)
(二)红色的瓢虫一下子就让小鸟找到了,可是小鸟还没有吃饱,我们一起帮小鸟找找,还有哪些食物可以吃呢?(蚱蜢)
(三)为什么蚱蜢一开头小鸟没有找到它呢?
小结:因为蚱蜢有保护色,绿色的保护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比较相近,比较不容易被小鸟发现。一部分动物为了隐蔽和保护自己,身体形成和周围完全一样的颜色,那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价值分析:看PPT,导入主题,激发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兴趣。
二、分辨讨论:动物保护色
重点提问:
(一)你们清楚还有什么动物也有保护色呢?(幼儿说,老师点出图片)
青蛙躲在荷叶上的图片,发现了什么?(青蛙和荷叶颜色相近)
枯叶蝶:像枯叶一样,躲在枯叶中,可以躲避敌人的侵袭……
(二)四幅图片:沙漠、森林、大海、极地,看看在各地生活的保护色动物有什么(猎豹、狮子、鳄鱼、枯叶蝶、北极熊等)
(三)游戏:谁的眼睛亮
规则:三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一张图片,用快的速度,拼出图片并找出藏在图片里的动物朋友。
小结:在大自然中有不少动物都拥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主要起隐蔽自己躲避敌害和方便觅食的作用。
昆虫备忘录教学案例?
设计说明
本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解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几种昆虫的特点,反映了作者擅长于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因为是略读课文,故此,教学时,我以学生自读自学为主,利用表格形式清晰展现各自不同的昆虫的特点,用制作自己的昆虫备忘录的作业,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认生字。(学生)
2.收集几种昆虫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具体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种昆虫的特点。
3.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了解几种昆虫的特点。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耗费时长:7分钟) 1.你熟悉和喜爱的昆虫是什么?说说你对它们了解。
2.课件出示文中的几种昆虫图片,你认识它们吗?
3.小结,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昆虫。
2.与考生交流,说说课件中出示的昆虫名称。
3.齐读课题。 1.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昆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感知。(耗费时长:13分钟) 1.老师具体安排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解了哪几种昆虫?画出突出昆虫各自特点的句子。 1.学生读课文、认生字。注意:“录”的读音是“lù”,不可以读“lòu”;“绸”的读音是“chóu”,不是“zhōu”。
2.边读课文,边画出描写昆虫特点的句子。 2.给带点的字注音。
记录()大概()
相距()丝绸()
黑斑()益虫()
三、深入了解。(耗费时长:15分钟) 1.老师具体安排学生自读课文,按照官方要求在内容框中填写表格。
2.引导学生交流对这些昆虫了解。 1.学生读文,填表。
昆虫名称 特点
2.学生交流对昆虫了解。 3.连线。
蜻蜓力气大
七星瓢虫桃红的膜翅
独角仙有复眼
蚂蚱吃蚜虫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耗费时长:5分钟) 1.说说你对文中列举的昆虫还有什么了解。
2.布置作业: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1.对文中昆虫进行补充资料。
2.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以学生自学为主。在教学途中,我用表格的形式清晰地展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现了昆虫的特点,易于理解,学生学得也较容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