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腹泻的概述、发生机制及分类”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华宇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网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腹泻
一、概述
腹泻: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或粪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
慢性腹泻:腹泻超过3周。
二、发生机制及分类
1.分泌性腹泻
胃肠道水和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制。特点是粪便为水样,无脓血,禁食48小时后腹泻仍持续存在。
霍乱——大量水样腹泻即属于典型的分泌性腹泻。
2.渗透性腹泻
肠腔内含有大量不能被吸收的物质,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被动进入肠腔而引起腹泻。禁食48小时后腹泻停止或显著减轻。
服用盐类泻剂、甘露醇、消化不良——发生高渗性腹泻。
3.渗出性腹泻
肠道炎症、溃疡等引起。特点是粪便含有渗出液和血,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及肿瘤溃烂等。
4.动力性腹泻 由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缩短等。
5.吸收不良性腹泻。
2021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课程开始招生,现在购买即赠2020年课程提前备考,让你赢在起点!点击进入查看班次详情>>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医药备考资料及辅导课程
医药卫生职称免费资料下载
注册免费领取学习资料 名师培训辅导教学课程
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班-名师辅导课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华宇考试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对内容有建议或侵权投诉请联系邮箱:e8548113@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