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财政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新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实施,把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单位会计核算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到一体化管理,实现财政与预算单位财会信息共享,既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财会管理水平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又从整体上减少了预算单位的工作量,改善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手段,提高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能力,对全面提升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却是分别依据不同的会计制度建账。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亟需解决基本建设会计制度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整合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两项制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整合方案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两项制度整合的必要性
(一)一个单位两个核算主体长期并存,会计信息人为割裂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拨款与支出的财务会计核算,按现行有关制度执行。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二条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资金应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这就割裂了同一会计主体完整的资金运动,不利于会计主体资金的统一管理与监督。
(二)现行制度、政策相互矛盾,基本建设资金会计核算处于两难境地我国从2000年开始,逐步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强化了财政收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核算,基本建设资金列入了预算单位部门预算中,通过预算单位开设的国库单一账户来进行支付和清算。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第四条规定:一个建设单位同时承建多个建设项目时,每个基本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一笔基本建设资金一方面为满足基建管理的需要,同时还要达到制度规定的要求,只能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再用辅助核算的方式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一笔资金,利用两项制度分别进行核算,既浪费人力物力,又让人费解,与改革的要求不符。
(三)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需求、部门决算的编报要求将基建会计和行政事业会计进行整合
1.由于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会计相分离,甚至基建资金核算由基建部门负责,导致内部控制不严或内部控制成本过高的现象,不利于对基建资金的有效监控。一些单位基建项目完工后不验收、验收后资产不及时移交单位统一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2.从部门决算编报要求来看,部门决算的宗旨是全面反映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为完成部门决算的编报,必须从两套核算体系中提取数据。对于基建资金核算应由基建部门负责单位,要协调不同的部门,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两项制度整合的可行性
(一)会计准则要求一个预算单位为一个会计核算主体1996年10月,财政部以第8号部长令发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1997年底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998年1月,财政部再次以第9号部长令发布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十条规定“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改变了我国建设领域长期实行的将一个项目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分离成建设和接收使用两个财务会计核算主体的做法,要求多主体核算合并为一个会计核算主体,即基本建设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并轨。
(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成功实施使两项制度整合成为可能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深入。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实行“大收入、大支出”的管理,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已逐步推广,部门预算、部门决算分别为预算单位所有资金的入口和出口。同时新的政府收支分类在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中新增了“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为两项制度的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会计和基本建设会计整合经验可以借鉴1998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标志着基建会计与企业会计的整合问题基本解决。
华宇课件网中所有视频课件学习资料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整理并持续同步更新!
需要免费试看课件请点->:2019年新视频课件百度云网盘免费下载资源 |链接失效可以点下面QQ客服咨询相关试看
财经会计系列班次:零基础班,预习班,基础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班,冲刺班及习题模拟试题
建筑工程系列班次:预习班,真题解析班,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冲刺班,押题班及考前押题Word
公务员国/省考班次:技巧班,真题班,专项班,突破班,模块班,培优班,冲刺班,及考前预测试卷
考研类课程班次:导学班,零基础班,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密训班,电子书,考前模拟试卷
所有考试资料都包含视频+讲义+习题等学习资源,全方位的针对不同层次备考考生进行学学习强化
需要新考试学习资料请点击:精品资料选择你需要的考试栏目查看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