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小学语文五年级《开国大典》教学教案

时间:2019-11-15 03:09来源:华宇小学教育网考试资料 作者:小学五年级语文 点击: 小学教材课本
小学课程
网为同学们整理了小学五年级《开国大典》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网小学频道。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写出课文梗概。

  【教学过程】

  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⑴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⑵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⑶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

  ⑷指导朗读(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⑸练习朗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⑴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⑵学生自由发言。

  ⑶教师小结并板书。

  ⑷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问:为什么阅兵式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

  ⑸练习朗读。

  ⑹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②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

  ③“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⑺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

  ⑻指导朗读。

  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⑴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⑵“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

  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⑶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二、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理解

  三、说说课文梗概

  1、什么是梗概?

  2、抓住时间、地点、典礼过程简单说。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出课文梗概。

  【板书设计】

  会前人海旗浪

  典礼奏国歌宣布立国鸣炮升旗庄严

  阅兵海军步兵空军激动

  游行礼花祝贺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