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考试网

轻型触探仪现场检测的锤击数与承载力的换算,轻型动力触探计算公式

时间:2022-12-19来源:华宇网校作者:二级消防工程师课程 二级消防工程师课程试看
轻型触探仪现场检测的锤击数与承载力的换算

轻型触探仪现场检测的锤击数与承载力的换算标准是什么?

轻型触探仪即国内经常会用到基坑承载力的,在南方地区的公式是8.4×锤数-21.5即250KPa。

计算方式:

轻型触探仪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长杆贯入仪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击数乘8减20

大多数情况下粘性土就用8N-20 这个公式,但条件是锤击数小于30,深度小于4m,每30cm,为一个界限。

不加杆:锤击数*8-20

加一杆:(锤击数*8-20)*0.85

加二杆:(锤击数*8-20)*0.738

触探计算公式?

动力触探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按照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自不同的软质岩及各种土;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及超重型三类。 现在承建单位大多数情况下选用轻型和重型。

(1)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 (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R= (0.8×N-2) ×9.8 (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N-轻型触探锤击数)。

(2)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种土是现在承建单位应用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式,该法是采取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 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1kpa 是压强单位 1k=1 ,000 1m=1,000,000 故1kpa=0.001mpa

压强是表示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而斤是质量单位,和压强不是同一重东西,就象速度和距离不是同一种量纲一样.相差很远

锤击数计算公式?

轻型触探仪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 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

记录每打入30cm 的锤击次数,代用公式为: R=(0.8×N-2)×9.8 R-地基容许承载力 Kpa,N-轻型触探锤击数。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承载力特点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亦或是其与原位试验有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积累的经验值。

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大值不应超越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扩展资料:

轻型触探仪现场检测使用方式:

1、先用轻便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所需试验土层连续进行触探。

2、试验时应使穿心锤自由落下,落距50cm,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即为N10.

3、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贯入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不考虑影响原因的较正。

4、圆锥动力触探仪试验的理论锤击能量为E=MHg。计算公式:M---锤的质量【kg】H----锤的自由落距【m】g-----重力加速度【m/S2】E----动力触探理论锤击能量【J】 。

轻型触探仪性能特点:

轻型动力触探仪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蒋一定尺寸的圆锥型探头,打入土地中,按照打入土中的难度大小【贯入度】来判断土的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式。

它适用于粘性土【涵盖黄土】,人工填土和较松散的颗粒小碎石土,岩石,碎石类土还有含有块石,漂石的粘土性,大多数情况下不建议使用,动力触探可以。

总锤击数从第一锤击启动开始计算到后一锤击的总锤击数。为了防止桩身损坏,任一单桩的总锤击数:PHC桩、PC桩及PTC桩分别不要超越2500、2023、1500击,后1M的锤击数分别不要超越300、250、200击;当持力层较薄的强风化覆盖层,且上覆土层较软弱时,后贯入度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但不要小于25mm/10击。

轻型触探仪计算公式中的8代表什么?-20又代表什么/?

(8n-20)/1000肯定是一个经验工式,单位是MPa,经常会用到8n-20,单位是KPa。 8n-20只适用于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就不适用,要用内插法计算。 8N-20是一个粗略的回归公式,真正正确的是8.4N-21.95。 这些都是全国通用的经验公式中的一类系数。

轻型触探仪测地基承载力时为什么要每30cm记录锤击次数呢?

轻型触探仪即国内经常会用到基坑承载力的,在南方地区的公式是8.4×锤数-21.5即250KPa。计算方式: 轻型触探仪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长杆贯入仪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击数乘8减20 大多数情况下粘性土就用8N-20 这个公式,但条件是锤击数小于30,深度小于4m,每30cm,为一个界限。

不加杆:锤击数*8-20 加一杆:(锤击数*8-20)*0.85加二杆:(锤击数*8-20)*0.738

地理承载力公式?

8N-20是轻型触探仪的公式,规范代用公式为R=(0.8×N-2)×9.8(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N-轻型触探锤击数)。

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及超重型三类。现在承建单位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轻型和重型。

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

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种土是现在承建单位应用广泛的一种地基承载力测试方式,该法是采取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 x-重型触探锤击数)

重力触探仪规范要求?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出现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启动产生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出现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出现重分布。这样的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但这个时候地基变形稍大,一定要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越允许值。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产生很大范围的塑性区时,会显示地基承载力不够而失去稳定。这个时候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是通过载荷试验,原位试验,及其它土工试验结合当地的一部分经验,取得地基承载力值,用于设计中的 载荷试验,原位试。按照地质情况选择重力式触探仪和轻型触探仪,大多数情况下图纸上都规定用哪种,然后按照试验规程或使用说明完全就能够了。

怎么做轻型动力触探?

1.选点,或选择层位。

2.将触探仪立于改点,穿上穿心锤,这个肯定是10kg的;

3.将穿心锤抬至杆顶端放手,让其自由落下;

4.将触探杆打入土层,大多数情况下取30cm的锤击数。也可以再往深处打。因为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2)检验地基土的奠定程度;3)检验基底是不是存在下卧软层。随着基建投资的加大,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针对浅基础工程,一般用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需消耗较长时间、非常高的人力物力。本篇文章讲解的轻型动力触探实验能简单方便、快捷的检测浅地基承载力,而且,费用便宜。下面以工程实例论述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基槽验收中检测地基承载力的应用。

>>二级消防工程师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介绍,点击图片试听名师课程<<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视频网课教程培训班招生简章 (责任编辑:华宇考试网)

    二级消防工程师课程热门资讯

  • 轻型触探仪现场检测的锤击数与承载力的换算,轻型动力触探计

    轻型触探仪现场检测的锤击数与承载力的换算标准是什么? 轻型触探仪即国内经常会用到基坑承载力的,在南方地区的公式是8.4×锤数-21.5即250KPa。 计算方式: 轻型触探仪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长杆贯入仪地基承载力计算方式:...

    2022-12-19

  • 西装放码的正确方法,服装的一码等于多少米

    西装放码的正确方式? 服装放码就是按照号型需将基础纸样进行放缩,按尺寸需制做出不一样规格的尺码,而形成批量生产的号型规格,以满足穿着者的需求。  随着现在内衣市场的高档次、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变化,放码的...

    2022-12-19

  • 步步高怎么下载7年级的课程,有没有推荐的学课程网站

    步步高怎么下载7年级的课程? 1、第一打开步步高家教机素材官方网站,选择自己的机器型号(以家教机S3 Pro作为例子)。 2、然后下一步按照您的需选择年级,要选择正确的年级,不一样年级的也是明显不同。 3、然后在科目里面...

    2022-12-19

  • 梦幻西游落雷符,梦幻方寸山落雷符伤害

    梦幻西游落雷符? 落雷符是游戏术语,指梦幻西游中的技能。 方寸山 法术落雷符,处在技能符之术下,效果为攻击法术,作用于怪物时攻击多个目标,作用个数为技能等级/30+1个,多3个。随着作用人员数量增多降低伤害效果,...

    2022-12-19

  • 三阶魔方第二行公式,三阶魔方二层还原公式口诀图解

    三阶魔方第二行公式? 公式:上-左-上+左+上+前+上-前-(上下左右前后指面。+指顺时针转动90度,- 三阶魔方二层还原公式口诀? RURURURUR。公式的意思为,右面一层逆时针90度,顶层逆时针转90度,右面一层逆时针90度,顶层逆时针...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