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目标】
1、领略课文内容,感觉台湾人民热爱故国的思想情感。
2、进修在叙事中表达思想情感的要领。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本身认为好的词句。
4、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解说重点】
领略文中三次呈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解说进程】
一、演出引入,引发进修乐趣
1、演出展示时代配景: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河山。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偿还中国。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
2、引入新课:
本日我们进修的课文写的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方才回到故国度量时的事。
二、听课文灌音,初知大意
故事产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
(抗日战争胜利今后,台湾高雄的一所村子小学。)
三、朗读课文,找出重点
1、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句话在文中呈现了屡次?用尺、笔在文中画出来。
四、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进修第一次呈现:
⑴指名读。(3、4节)
⑵第一次呈此刻那边?老师是奈何写的?
板书:
写──一笔一画。
说明什么?(他教得很当真,也很吃力。)
这是为什么呢?
(台湾“恢复”不久,不少西席也是从头进修故国文字的。)
恢复不久,老师就把本身方才学会的故国文字教给学生,浮现了什么?
⑶“我”这时是奈何的感觉?
出示:
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当真,而又那么富有情感。好象每个字,每个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⑷有情感朗读3~6节。
2、进修第二次呈现:
⑴自由读。
⑵第二次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时候,加上了谁?
⑶“我被这感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感人的情景”指的是什么,吸引住“我”的是师生们进修的内容,更是他们进修这句话时当真的立场和真挚的情感。)
⑷他们是奈何朗读的?圈出这些词语。
板书:
读──一遍又一遍。
⑸老师和孩子们发明白我,他们有什么回响?为什么?
看插图,体会此情此景:
是因为各人都有配合的爱国之心,是爱故国的思想情感使他们互相亲近,把他们连在了一起。
⑹朗读练习。(7~12节)
2、按适才的要领进修第三次呈现:
⑴指名度13~16节:
第三次是奈何呈现的?
⑵“我”是奈何说的?
板书:
“我”说──感动。
⑶为什么感动?
(因为看到了我们中国本身的伟人像,上面有──)
你知道孔子、诸葛亮、郑乐成、孙中山吗?
⑷看到这一切,“我”的眼睛不觉潮湿了,被这种──所深深打动。
板书:
强烈的民族精力,深厚的爱国情意。
⑸齐读后一节:
“我”这时的全部情感是什么?反问句的意思是什么?
(用了反问,就越发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情感。)
⑹朗读练习。
五、总结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台湾时期,中国人连本身故国的语言文字都禁绝学,可是,不甘奴役的台湾人民并没有健忘故国,没有淡忘进修故国的文字。所以,一旦“恢复”,他们就当真地进修故国的语言文字。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7、1回到了故国的度量,澳门也于1999年回归了故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未往返到故国的度量。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拥有同一个母亲──中华!
(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
六、操练
1、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2、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下来。
3、课外阅读《上下五千年》,相识我们故国的汗青。
【板书设计】
23、难忘的一课
一笔一画──写
强烈的民族精力
我是中国人一遍一遍──读深厚的爱国情意
我爱中国!
感动地──说